使用手册

积分制管理 积分制管理 4009-986-386

登陆后台

首页  -  观点  -  你不是不会激励,是被老一套"绩效思维"骗了

你不是不会激励,是被老一套"绩效思维"骗了

作者:积分兽

2025-10-30

关键词: 积分制管理

有个管理者跟我说,"我试过很多激励方法,都没用。表扬过、奖励过、开会鼓舞过。但效果越来越差。"

我问他,"你用的是什么激励模式?"

他说,"KPI啊。每个月定目标,完成了就奖励。"

我一下就明白了。他不是不会激励。他是被"绩效思维"这套老方法骗了。

什么是"绩效思维"?为什么它已经过时了?

"绩效思维"就是这样的逻辑——

定一个目标(KPI) → 员工完成 → 月底评估 → 发放奖励

听起来特别合理,对吧?但它有致命的缺陷。

首先,反馈周期太长。 员工要等一整个月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。心理学证明,及时的小激励比延迟的大奖励更有效。

其次,激励容易变成"威胁"。 因为"没完成就没奖励"变成了"没完成就受罚"。员工会产生恐惧心理,而不是激励心理。

再次,很难量化个人贡献。 一个项目完成了,谁的功劳最大?谁也说不清。结果就变成了"大锅饭"。

最后,激励的天花板有限。 员工追求的就是"完成目标不被罚"。一旦完成了,就没有了。没有人会主动超额完成。

在这样的模式下,激励效果就会越来越差。这不是你不会激励,而是这套方法本身就已经过时了。

为什么那么多企业还在用"绩效思维"?

因为这是"传统思维"。大家都这么干,所以就以为这就是对的。

但现实是,"绩效思维"创造不出自驱力。只能创造出被动的执行。

在绩效思维下,员工是在"为了不被罚而工作"。不是在"为了进步而工作"。

这两种心态的差别有多大?天差地别。

前者是消极的、被迫的、有天花板的。后者是积极的、主动的、无限的。

生成配图 (7).png

"积分思维"如何替代"绩效思维"?

很多走出困境的企业,都从"绩效思维"切换到了**"积分思维"。**

这两种思维的差别在哪?

绩效思维: 目标 → 评估 → 奖励(月底发放) 积分思维: 任务 → 立刻计分 → 立刻兑现

看起来没区别,但效果完全不同。

在积分思维下——

激励是及时的。 完成一个任务,积分就来了。员工能立刻感受到"我的努力有回报"。

激励是可见的。 排名、积分、成果,都是透明的。员工能看到自己在进步。

激励是可持续的。 不是"完成就完了"。而是"完成一个,还有下一个"。永远有新的目标、新的积分、新的排名可以争取。

激励是驱动自主的。 员工不是"为了不被罚"而工作。而是"为了得到更多积分"而工作。这是自驱。

用积分思维的企业发生了什么?

我见过几个从"绩效思维"切换到"积分思维"的企业——

一个销售企业: 以前是KPI模式,业绩波动很大。切换到积分制管理以后,业绩稳定在高水平。而且员工的主动性大幅提升。

一个生产企业: 以前完成率不到80%。用了积分思维以后,完成率保持在95%以上。而且质量也提高了。

一个技术企业: 以前离职率特别高,员工看不到晋升希望。用积分思维建立清晰的升职机制以后,离职率下来了。员工知道怎样做才能升职了。

共同点: 他们都从"员工被动执行"变成了"员工主动奋进"。

两种思维的根本差别

我用一个例子说明——

绩效思维下:

  • 月目标100万

  • 完成了奖励5000块

  • 没完成了没奖励

  • 超额完成也还是这5000块

  • 结果:大部分人就卡在100万完成线上

积分思维下:

  • 每个订单都有积分

  • 完成一个订单立刻有积分

  • 积分排名前三能升职

  • 而且排名是实时更新的

  • 结果:大家都在争排名,效率快速提升

哪个更有效?显而易见。

为什么要用积分制管理来实现"积分思维"?

因为积分思维要真正落地,需要一个系统。手工记录根本做不了。

积分兽 就是专业的积分制管理平台——

自动计算积分。不会出错。 实时展示排名。完全透明。 支持积分直接兑现。不用等。 数据完整可追溯。没人能作弊。

有了这个系统,积分思维才能真正发挥威力。

最后

如果你现在还在用"绩效思维"激励团队,却发现效果越来越差。

我想告诉你——你不是不会激励。你是被老一套的"绩效思维"骗了。

这套思维已经过时了。它创造不出真正的自驱力。只能创造被动的执行。

改变很简单——切换到"积分思维",用积分制管理来替代传统的KPI。

让你的团队不是"为了不被罚"而工作,而是"为了获得更多积分"而工作。

这样,激励才是真正的。效果才是真正的。团队才会真正活过来。


积分制管理

查看积分兽使用手册

积分兽功能详细介绍

积分制管理

打开“积分兽”

免费体验积分制管理小程序

积分制管理

关注“积分兽”

获取更多积分制管理相关知识